布局新赛道,股东大会诠释如何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转型_

布局新赛道,股东大会诠释如何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转型

来源:

     站在刚刚吹响哨声的智能汽车新赛道上,新老势力同台竞技,所有的车企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跑得最快的领头羊。   在这场比赛中,当拥有强大技术、资本、人才等积累的传统

布局新赛道,股东大会诠释如何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转型
布局新赛道,股东大会诠释如何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转型

  

  站在刚刚吹响哨声的智能汽车新赛道上,新老势力同台竞技,所有的车企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跑得最快的领头羊。

  在这场比赛中,当拥有强大技术、资本、人才等积累的传统车企,开始认真地、正式地“大象转身”,其全面转型带来的行业震动,毫无悬念地吸引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6月30日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为了应对来自市场演变、技术发展、行业变革新的挑战,将全面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转型,并和盘托出的技术布局和“看家本领”。

  新一代电池系统、固态电池、无人驾驶、全栈自研软件能力、芯片等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在股东大会上也被频频提及。陈虹还表示,将重点培育14家科创型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有分拆上市的计划,捷氢科技、中海庭、联创电子3年内分拆上市陆续完成。

  这为集团于6月中旬发布的全新愿景、使命、价值观和LOGO,引领创新转型全面提速做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注解。

  02:03

  新LOGO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并具有现代感。新LOGO里面的SAIC颜色仍然是蓝,但相比之前的蓝色更加明快,有活力。

  除了颜色稍有变化外,新LOGO最大的变化是,原来LOGO里面的方向盘被拿掉了。据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介绍,这是基于对未来汽车的预判,未来的驾驶可能不再需要方向盘。

  

  新LOGO的设计理念是“蓝色星球,旭日东升”。该设计理念所蕴含的深意是希望在新的发展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引领下,为这个蓝色星球带来更环保、更智能的未来,期待“旭日东升”,为蓬勃发展的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从蓝色方向盘到蓝色星球,希望有更宏大的视角、更远大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而是希望在汽车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诞生无限的可能。

  集团新的企业愿景和使命为“引领绿色科技,逐梦精彩出行”;新的价值观可以简单提炼为三句话,“用户为本、伙伴共进、创新致远”,这与其将来的布局密切相关。

  

  其中一个核心是用户为本,集团董事长陈虹在沟通会上也表示,“在转变,我们正在全力进入新赛道,从观念上,从理念上,包括今后从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上,都要转向用户,全面面向用户。”

  在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新赛道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用户思维的打造。对于来说,要从一个to B的企业转化为一个to C的企业,就要直接与用户关联。

  除了要做用户型企业,还要做高科技企业。在祖似杰看来,在新的智能汽车时代,所谓的智能汽车要有大脑和灵魂,而这个大脑和灵魂,车企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首先就要“铸魂”,打造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建设开放型面向服务架构的软件平台、布局全栈整车数据工厂;

  

  其次“扎根”,打造新一代电动车平台、智能域控制器、底盘执行系统等;

  

  最后“营势”,如4月9日的首届“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邀请了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华为、OPPO、Momenta、地平线、科大讯飞、东软、商汤等合作伙伴,携手共建跨品牌、跨平台、跨车型的软件开发平台,共同打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软件汽车”。

  

  可以看出,正在从魂、根到势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布局智能汽车新赛道。正如陈虹在沟通会上所言,“跟其他的造车新势力相比,我们是全面布局的,打下整体性的基础,在保障用户既能够体验到智能化产品带来的种种优越性,还能感到安全和可靠。”

  目前零束的SOA平台总计开放了车端服务超过680项,云端服务980项,人工智能框架260项,而且还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

  零束主要致力于智能车云管端全栈解决方案,简称“零束银河4+1”。具体包括: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主要搭载在智能汽车上的硬件基础,将于今年年底上市;SOA软件及开发者平台,这是跑在电子架构上的灵魂,它是整个云管端一体化的软件平台;全栈OTA及网络安全,这是智能车的免疫系统和养成系统;智能车的数据工厂,它是整个智能车的血液,越驱动越聪明,是驱动智能车不断进化的最主要的力量。

  零束成立刚刚一年多,从最初的两个人已发展到今天1000人左右的规模。据零束软CEO李君透露,零束将在7月份从上海创新港搬至维景中心。在他看来,维景中心是一个有创意又有互联网氛围的地方,更有利于零束未来的发展。

  零束的目标是2023年搭载全栈3.0,支撑L4以上的智能驾驶。李君认为,2023年的电子架构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叫电子架构,应该叫数据架构、计算架构和通讯架构。

  

  李君将自己称为零束的店小二,零束现在有两个客户,即智己和R汽车,在合资品牌方面,零束也在积极寻找业务机会。零束希望通过合作找到应用场景,从而来赋能整个智能汽车时代。

  零束的主要产品是跨域融合、端到端的数字化产品,李君表示,“零束绝对不会在成熟的红海竞争,不做简单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但可能会做舱驾一体、端到端的体验。”

  在他看来,智能网联领域的投入非常大,不是招一两百人就能搞一个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

  李君指出,零束的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云管端解决方案,跨域融合软件产品、软件架构、中间件核心算法及协议线,芯片定制、高效敏捷技术及产品研发组织和运营体系。

  对于智能网联领域的投入,可谓是大手笔。在4月9日举行的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上,祖似杰代表集团宣布:到2025年,集团计划在智能电动等创新领域将先后投入3000亿元。

  3000亿元,放在任何领域都不是个小数目。而集团却计划用这笔巨资“豪赌”全面智能化转型。足以可见,对于智能网联领域的决心和大投入。

  在软件技术方面,可谓是业内率先全面布局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五大中心。

  在智能域控制器方面,集团与联创电子在域控制器领域深度布局,与华为合作的5G模组已经定制量产了,而且是中国第一次做到车规级认证。

  在智能汽车执行系统方面,过去整个执行系统,实际上是掌握在博世与大陆的手里,但到了智能汽车时代,涉及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的转向及控制系统已经量产。

  在数据应用方面,集团旗下中海庭的“全国高速公路高精度电子地图”数据产品正式下线,并已完成30多万公里的国内高速公路“全覆盖”。

  在中海庭高精度电子地图的支持下,智能重卡成功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3cm)、与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已于去年启动准商业化运营。

  在云计算和网络信息安全,依托“帆一尚行”的混合云架构,有搭建支撑智能汽车数据工厂的基础设施环境,同时还有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是让智能汽车实现真正量产的基础。与腾讯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希望能打造成汽车行业最强的网络安全。

  在祖似杰看来,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掌握最基本的技术,才能从根本问题上解决一辆车的基本与长远发展的问题,变成全面的智能。

  另外,据祖似杰透露,在自动驾驶领域,与科技公司共同打造的L4级的RoboTaxi,计划年底在上海、苏州等地落地,2022年落地深圳,2025年达成万辆规模;2025年批量投产 L4 级智能驾驶汽车,成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头部企业。

  针对外界认为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制造公司,同时也是一家非常守规矩的国有企业。祖似杰回应说,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这在个新时代,的机制活性如何?

  实际上,在近年来做了很多的改革,集团内部干部队伍实行末位淘汰,能上能下,每年有5%的淘汰;同时还有对赌机制、激励机制等,比如新成立的公司捷氢核心员工持股10%。

  据祖似杰透露,下属的14家科创型公司,正在积极筹划登陆资本市场,以改革激发创新转型的内生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捷氢科技将成为第一个IPO的“小巨人”企业,其成立于2018年6月27日,成立之初就定位为行业提供完整的燃料电池产品解决方案和专业技术服务。

  尽管捷氢才成立了三年,但公司员工在整车、零部件,尤其是燃料电池领域有20年左右的经验,这是一家年轻公司承载着20年左右燃料电池方面的经验积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捷氢承载了在燃料电池方面二十多年来的探索和耕耘。

  目前,捷氢已经推出了PROME P3X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为117 kW,电堆体积功率密度3.7kW/L,同时达到IP67防护等级,1万小时的耐久性,-30℃的低温启动,部分核心技术指标相比国外,捷氢走在前面;在国内,按照车用动态工况下做台架耐久测试,目前只有捷氢达到了1万小时。

  另外,捷氢不光给整车提供系统产品,也可以给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提供电堆产品,因为捷氢的电堆是自制,再基于客户的需求把热管理和集成化变成所需要的系统,电堆功率达140kW。

  相比其他友商,在上海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看来,最大的差异是捷氢科技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技术,并且以量产方式生产,不光生产电堆,还包含电堆上游的零部件,已经研发和生产了全球首条卷对卷自动化的MEA生产线,大大提高燃料电池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成本,为将来上规模、下成本奠定基础,同时还有CCM涂布,GDL激光裁切,边框冲切,这一切都是在捷氢园区自己实现的。

  行业内有的公司做系统是买电堆,而燃料电池系统里约60%的成本是电堆的成本,电堆里约70%的成本来源于膜电极,捷氢的电堆是自己做,膜电极是自己做,这样既可以把最新的技术研发转化到量产技术上,同时成本占约70%的核心零部件自制,可以更好地对它进行品控和成本管理。

  有人说燃料电池有很大的降本机会,只要把材料搞定、把规模做上去,技术和工艺突破了,成本就可以急剧下降。

  卢兵兵认为,燃料电池的春天即将来临,他个人判断燃料电池汽车第一波拐点,大概会在2025年,商用车会到一年几万辆的规模;第二波拐点,他估计会在2028-2030年,在燃料电池商用车非常大的应用规模以后,通过技术及成本进一步的优化,有一部分燃料电池汽车会进入乘用车领域,会掀起燃料电池汽车第二波的拐点。

  另外,捷氢依托于集团的平台,也和很多上下游企业里跟氢能、跟燃料电池应用场景、跟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各方进行了非常密切和广泛的联系。目前,捷氢已和金山化工园区、宝武集团、上海机场集团、华谊集团、国家电投等都进行了深入交流,签订了战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整个燃料电池大规模的应用。

  捷氢一直本着应用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产品思路,通过技术不断迭代,提升性能及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据卢兵兵透露,捷氢8月份即将发布P4系列的产品。捷氢希望通过P3、P4、P5系列产品的量产开发逐渐降低产品的成本。2025年,捷氢预期P5系统物料成本将降至与动力电池存在相当的经济性。同时,捷氢希望再通过氢气端的共同努力,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燃料电池在很多场景下也能得到应用。

  从集团的logo和愿景、使命、价值观全面更新开始,新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向我们走来。

  旗下的这批科技“小巨人”企业,不管是零束,还是捷氢科技,而或是中海庭、联创电子等,接下来都将不断给整个智能汽车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产品。

  全面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正在全速驶来。(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张敏)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jiuyouj9app.com/news/8668.shtml

上一篇:楼盘测评:文化氛围拉满!天字系产品下一篇:布局新赛道,股东大会诠释如何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转型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酒友会 0 0 久柚绘 0 0 0 界欧 就游 0 就游绘 0 久柚绘 0